通病:室外、屋顶采用暗装消火栓箱,箱体密封性差?
产生原因及后果: 一般暗装消火栓箱面板为铝合金,箱体采用冷轧铁皮(2InIn),刷红色面漆,不防水,长时间风吹日晒,箱体易腐蚀、生锈直至损坏,箱内消防水带也易受潮腐烂。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使用明装式消火栓箱。
通病:屋顶试验消火栓无压力表
产生原因及后果: 屋顶试验消火栓无压力表则不能直观反映消火栓系统最高点的压力是否满足要求,于检修维护不便。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屋顶试验消火栓安装压力表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消防维护人员巡查时及时掌握消火栓系统压力是否满足消防要求,因此屋顶试验消火栓必须安装压力表(包括表弯及阀门)。
通病:沟槽连接的横管支吊架设置不当
产生原因及后果: 由于沟槽式管件的结构(内有密封胶圈)特点以及沟槽滚沟质量,在管道水压及温度发生变化时,管道会产生一定的轴向力和位移,当其变化超过一定界限时,就有可能造成接口松脱或渗漏,在横管接头部位两侧设置支吊架的目的除支承管道重量外,主要是对管道轴向力和位移加以限制。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沟槽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51:2003规定”横管吊架(托架)应设置在接头(刚性接头、挠性接头、支管接头)两侧和三通、四通、弯头、异径管等管件上下游连接接头的两侧。吊架(托架)与接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150mm和大于300mm。
通病:沟槽式管道刚性接头挠性接头选用不当
产生原因及后果: 沟槽连接中挠性接头较刚性接头具有更强的适应管道连接端轴向压力、角偏转、旋转等特点,即更好的适应管道的膨胀、易收缩和偏转。挠性接头允许管道有部分轴向位移和转角,使管路呈柔性状态,而刚性的不可以。因此选用不当就有可能产生接头渗漏。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沟槽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51:2003规定“直管管段宜采用刚性接头,在管段上每4一5个连续的刚性接头间,应设置1个挠性接头。直管与管件连接宜采用刚性接头。对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弯管、折线形管道,应在其产生角变位的管段上采用挠性接头。埋地管道宜采用挠性接头,室外埋地管道进墙管外侧第一个接头必须采用挠性接头,且挠性接头离外墙面距离不宜大于300mm”。
通病:室外消火栓距路边太远或距房屋太近;消火栓无明显标志
产生原因及后果: 影响消防灭火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及时扑灭火灾。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06)规定“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消火栓应设明显标志,不得被杂物遮盖。”(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一2005)规定“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消火栓距高层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并不宜大于40m;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
通病:室外消防管道管径以及消火栓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产生原因及后果: 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影响使用效果,加重火灾损失。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06)规定“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mm,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2)高层民用建筑室外消火栓管径及间距应根据计算确定,但室内立管管径不小于100mm。
通病:室内消火栓位置及间距不符合要求
产生原因及后果: 使用操作不便,影响灭火效果。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06)规定“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和甲、乙类厂房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其它单层和多层建筑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0m”;(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一2005)规定“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m,裙房不应大于50m。”
通病:消防水泵吸水管采用蝶阀
产生原因及后果: 常出现在屋顶消防水箱出水管路上,影响水泵出水量。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1)消防水泵吸水管使用闸阀;(2)若使用蝶阀应有位置锁止措施并挂牌提示。
通病:消防水池低于消防水泵,消防水泵通过井底阀吸水
产生原因及后果: 因井底阀瓣容易被水池内脏物粘附上,阀瓣间产生间隙使吸水管不能存水,着火时水泵不能吸水灭火,造成重大损失。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消防水池要高于消防水泵,使水泵吸水管始终充满水,或经有关部门同意,直接抽取市政给水管道,当发生火灾报警,消防水泵即能正常启动供水。
通病:水泵吸水管产生汽囊和漏气现象
产生原因及后果: 水泵吸水管水平安装若有倒坡会产生气囊,如管道小上平也会产生气囊。当水泵启动后因管内有空气而产生断流,不能供水。
防治措施及相关规定: 水泵吸水管水平安装采用大小头时必须上平,并找坡度使水泵一侧高于吸水管一侧。